夏季氣溫高、雨水多,容易有濕熱現象。這時喝碗清熱祛濕的養生湯最適合不過了。下面小編分享7款夏季養生湯食譜,不僅可以清熱祛濕,而且具有養生功效,美味而不膩,一起來看看吧。
一、蘿蔔蓮子豬舌湯
材料:
蘿蔔750克、蓮子50克、芡實25克、蜜棗3枚、豬舌500克、豬骨750克。
做法:
1、蘿蔔連皮洗淨,斜向切成中塊;蓮子、芡實、蜜棗去核洗淨,用清水稍浸泡;
2、豬舌反覆刮洗乾淨,切成大塊,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,去掉血水,豬骨飛水後則用刀背敲裂;
3、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2個半小時,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味便可。此量可供3~4人用。
功效:
蘿蔔性涼味辛甘,能消積滯、化痰熱,下氣、寬中;蓮子性平味澀,能健脾胃、養心神;芡實性平味甘淡,能補脾止瀉;蜜棗性平味甘,具益氣生津、滋潤肺胃的作用;
豬舌能補益氣血、滋補強壯;豬骨補血生髓、強筋壯骨。合而為湯,則清潤滋補、寬中下氣,可除春寒祛濕困。
二、花生雞腳湯
原料:
雞腳10只(約200克),花生50克,黃酒5克,薑片、精鹽各3克,味精1克,雞油10克。
做法:
1、將雞腳剪去爪尖,洗淨;花生米放入溫水中浸半小時,換清水洗淨。
2、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,放入雞腳、花生米、黃酒、薑片,鍋加蓋,煮2小時,加精鹽、味精調好口味,再用文火燜煮片刻,淋上雞油即可。
特點:
此湯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尼克酸、維生素C等。
三、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
原料:
赤小豆60克、冬瓜750克、生魚2條、豬瘦肉150克、生薑3片。
做法:
1、赤小豆洗淨,冬瓜洗淨,連皮切,生魚洗淨,宰淨去鱗、內臟,慢火煎至微黃
2、豬瘦肉洗淨,整塊不用刀切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,加清水2500毫升(約10碗水)。
3、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,調入適量鹽、油便可,供3—4人用。
功效: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,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。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,有健脾去濕,消腫解毒的作用,冬瓜能解暑氣,而生魚能補脾利水。
四、粟米白果豬肚湯
材料:
粟米3條、白果50克、豬肚1個、生薑3片。
做法:
1、粟米洗淨,連衣、須切段狀;白果去殼、去衣、洗淨;
2、豬肚沖洗後翻轉,用刀刮去髒雜,再用生粉反覆洗淨,並以清水沖淨。
3、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,加入清水3000毫升(約12碗量),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,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。
功效:
粟米(玉米)是廣東民間十分喜愛的煲湯料之一,其入湯後清甜可口,不但營養價值十分高,且能健脾祛濕,最適宜於時下的天氣飲用。以粟米配伍斂肺氣、止滯濁的白果煲豬肚,其氣味清潤而不膩不滯,除了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外,還能清熱、益氣、健胃,為週末家庭靚湯,男女老少皆宜。
夏天祛濕的方法
飲食需要清淡一些
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,大量的食用會增加脾胃的負擔,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,加重身體的一些炎性反應,生冷之品,會讓腸胃功能停滯,不利於消化系統的健康而令濕氣內生,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,低脂高營養,在烹調時適量加入蔥、姜等調料,也有幫助祛濕。
不能過分貪涼
夏季高溫,很多人都是離不開空調房的,而且會大量的喝冷水,吃冰棍,而這些都會令濕氣慢慢的侵襲機體,減少在空調房內逗留的時間,同時在空調房內要注意關節等部位的保暖,不要直接坐在地板上,洗澡水別太涼、洗頭後要及時吹乾,不過分吃生冷食物。
推薦閱讀:夏季養生消暑湯
閱讀(3034) 20-07-10
閱讀(7522) 20-07-10
閱讀(7327) 20-07-10
閱讀(4168) 20-03-08
閱讀(7522) 20-07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