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是萬物萌生季節,夏天則是生長的最高峰。由於日照時間長,陽氣足,萬物生長靠太陽,人是萬物之靈,天下萬物皆按照自然規律在夏天生長、壯大,以迎接寒冬,人類若不懂得利用這段時間去長身體、長正氣,真是辜負大自然的恩賜。中醫有“冬病夏治”的理論,冬季容易發作的疾病,如哮喘、呼吸系統過敏、皮膚痕癢、凍瘡,都可以透過夏季的調理而固本升陽,正氣足,到冬季就能抗禦邪氣的入侵。若生機最旺盛的季節而不及時養生,就是錯過天機。
但夏季天氣反覆,既熱,且濕,氣壓低,風雨多,晴天陽光猛烈,雨天濕度大,陰天空氣翳悶;再加上商場、食肆、交通工具、辦公室空調開放,室內室外空氣溫度濕度差別很大。因為夏季天氣炎熱,很容易產生煩躁情緒,此時心理養生不容忽視,保持平和的心態及愉悅心情,有益於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、減緩新陳代謝、減輕燥熱感。抑鬱煩躁時,不妨聽舒緩音樂,室內的裝飾也應採用淺色系,以保持良好的情緒。身體很難適應,在這樣情況下,養生就特別重要。
夏季養生,首先要明白夏令主調是暑熱與濕邪,衣食住行,都要設法避過這兩大殺手。夏季天氣炎熱,氣候乾燥且晝長夜短,中華傳統中醫認為,夏季在五行中屬火,對應的臟腑為“心”。中醫專家認為,夏季養生重在養“心”。中醫所講的“心”指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及心理精神因素。
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心神的寧靜。因此,夏季應早起,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,同時適當的午睡以補充睡眠的不足,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、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。午睡一般應在午餐後15~30分鐘,由於坐著睡和趴著睡都不利於消除疲勞,因此午睡應以臥姿為宜。午睡時間不宜過長(以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為宜),臨睡前也不宜飲用酒、咖啡、濃茶等。除此之外,要特別注意飲食,鍛煉和心情。